首頁 文化服務 文化信息 流散古畫珍品是如何“團聚”的?

流散古畫珍品是如何“團聚”的?

2022-04-20 15:17:59 人民日報海外版 賴睿

《先秦漢唐畫全集》之周昉《簪花仕女圖》(局部)浙江大學出版社供圖

  《溪岸圖》《歷代帝王圖》《搗練圖》……日前,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、浙江大學和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“盛世修典——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’先秦漢唐、宋、元畫特展”正在浙江美術館舉行,集中展示了1500余件先秦漢唐、宋、元畫精品的出版打樣稿檔案,讓觀眾一飽眼福。

  據(jù)悉,“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”項目(以下簡稱“大系”)由浙江大學、浙江省文物局編纂出版,啟動于2005年,是一項規(guī)模浩大、縱貫歷史、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?!按笙怠崩孟冗M的攝影與圖像處理技術,對海內(nèi)外260余家文博機構的12479件(套)中國古代主要繪畫作品留影存形。在此基礎上,“大系”團隊以66卷240余冊的宏大體量,推出《先秦漢唐畫全集》《宋畫全集》《元畫全集》《明畫全集》《清畫全集》五大全集,全景式再現(xiàn)了中國古代繪畫的發(fā)展歷程。

  龐大的數(shù)字背后,是“大系”團隊數(shù)十年如一日在采集、整理、編撰、出版等工作上的精耕細作和艱辛付出。特別是在搜集流散海外的中國古代繪畫作品時,他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

  打造傳世之作

  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曉明,自2005年至今,一直參與項目的編撰、海外搜集等工作。他告訴記者,這一文化工程是從最早的“兩岸故宮博物院宋畫藏品”擴大為《宋畫全集》,到2010年拓展延伸為“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”項目。

  為什么從宋畫開始?“宋畫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高峰。但年代久遠,所謂紙壽千年,如果我們再不做搶救性整理,這些現(xiàn)今存世的作品很可能因為災害等各種因素遭到損壞?!苯饡悦髡f。

  千百年來,中國古代繪畫在各個時代經(jīng)由各種形式流傳到世界各地。不同地區(qū)的收藏呈現(xiàn)出不同特點。例如,受到佛教禪宗的審美偏好影響,日本的收藏品中有大量佛教題材作品;而歐美地區(qū)、尤其是美國的收藏歷史較短,其主要途徑是收藏中國藏家的藏品。“多元的收藏偏好和方式,使得各個地區(qū)的收藏具有互補性。因此,收集整理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古代繪畫,對于了解中國繪畫全貌具有重要意義。”金曉明說。

  然而要確定海外藏品的收集名錄并不容易。與現(xiàn)在便捷的信息搜索相比,2005年還遠未達到數(shù)字信息化。不少海外資料只能從文獻、研究成果、各大博物館的展覽目錄,以及各種各樣零散的信息中去排查、梳理和匯總。同時,團隊與海內(nèi)外藝術史專家充分討論,最終編寫出《宋畫全集》的收集初目。

  以傳世之心打造傳世之作。項目團隊早在2005年就以此為定位。“我們一開始就力求‘世界一流’,希望10年、20年,甚至更長時間都不會落后。因此,確定的技術標準在當時也是超前的?!苯饡悦髡f,比如盡量采用8×10英寸大畫幅相機對原作進行拍攝,以呈現(xiàn)繪畫豐富的層次感。金曉明告訴記者,在17年后的今天,這一標準仍然沒有被超越,居于業(yè)界一流水平。

  超前的技術標準意味著超高的操作難度。如何叩開海外文博機構的大門、讓他們同意以此標準采集藏品,成為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。

《宋畫全集》之宋徽宗《紅蓼白鵝圖》(局部)浙江大學出版社供圖

  堅持不懈溝通

  “大系”團隊現(xiàn)在的海外聯(lián)絡負責人林李碩告訴記者,申請拍攝圖像時,大部分海外文博機構都會問的一個問題是:為什么你們的出版物需要如此高清的圖像?

  因為使用這么高清圖像的出版物極為少見。為了給讀者和研究者提供一種最大限度接近原作的可能,“大系”通過整體圖、原大圖和局部放大圖三個層次來展示作品?!按笙祱D書單頁是30.5厘米×43.5厘米的大開本,局部圖會顯得非常大?!绷掷畲T說,因為不僅要盡可能地還原水墨的層次和筆觸的質(zhì)感,還要清晰地展現(xiàn)題跋和印章等細節(jié)之處。

  高標準拍攝意味著原作需要全部打開。而每一次打開,對于歷經(jīng)千百年滄桑的原作來說,都有一定風險。

  為了說服海外文博機構開放拍攝,“大系”團隊經(jīng)歷了諸多不為人知的艱辛。林李碩清楚地記得,2017年與加拿大國家博物館聯(lián)系拍攝其館藏的石溪《石室三溪圖》的情形?!皩Ψ揭婚_始不同意提供高清圖像,我們就專門寄了一本《元畫全集》樣書過去,讓他們了解‘大系’項目圖書高質(zhì)量水準,并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講述‘大系’對于文化發(fā)展、對于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意義?!绷掷畲T說,靠著這樣堅持不懈的溝通,事情才出現(xiàn)了轉(zhuǎn)機,加拿大國家博物館經(jīng)過多次會議討論,終于同意按照“大系”標準拍攝。

  漸漸地,“大系”團隊與越來越多海外文博機構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。柏林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館保存極好的敦煌吐魯番遺畫,能夠很好地反映中世紀時期摩尼教、佛教在我國西域地區(qū)傳播、演變的歷史。2017年9月,柏林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館開始搬遷,其官網(wǎng)顯示不再接受任何拍攝申請?!耙驗殚L期合作,他們在搬遷期間依然幫忙拍攝尚未動遷的作品,還主動聯(lián)絡策展人,提供學術資料,并盡可能地幫忙確認作品信息?!绷掷畲T說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很多海外博物館停止開放,甚至開始裁員。然而許多機構還是給予“大系”大力支持。例如2020年閉館時間長達半年的大英博物館,在反復開館、閉館的情況下,于2021年4月完成了全部390多件敦煌繪畫藏品的拍攝工作。林李碩告訴記者,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(fā)期間,與“大系”團隊保持聯(lián)絡的海外文博機構仍然有40余家。

《元畫全集》之謝楚芳《乾坤生意圖》(局部)浙江大學出版社供圖

  跋涉千山萬水

  如果說堅持不懈的溝通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,那么接下來的走遍千山萬水采集圖像,更考量著“大系”團隊耐性和韌性。

  除少部分圖像采集委托文博機構按照技術標準拍攝外,大部分圖像都需要“大系”團隊親自拍攝。

  存于日本的中國繪畫,分散在日本各地的近百家收藏機構。其中,四進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拍攝其鎮(zhèn)館之寶、(傳)五代董源代表作《寒林重汀圖》,成為“大系”團隊至今難忘的經(jīng)歷。

  2006年,在取得聯(lián)系后,團隊兩人扛著設備、爬著山路,來到黑川古文化研究所。由于對方提供的底片達不到“大系”的要求,又不同意重新拍攝,談判在3小時后失敗。團隊沒有放棄,第二次按預約再去,依然沒有談成。回國后,團隊反復去信表明心意,日方終于同意拍攝一張整體圖,于是有了2007年第三次“黑川”之行。

  金曉明在2007年接手了日本藏品的搜集整理工作。彼時,他與同事在“黑川”完成《寒林重汀圖》整體圖拍攝后,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所長來了?!拔蚁蛩忉尀槭裁次覀冃枰臄z大量的局部。在中國繪畫里,除了整體感、氣息以外,很多筆墨的細節(jié)能說明作品的真?zhèn)?、藝術水準等。”金曉明說。所長被團隊的精神感動,同意在理事會會議上幫助陳述補拍局部畫面的理由。2008年7月,團隊四進“黑川”,終于將所需局部拍攝完成。

  從2005年到2015年,承擔日本藏品拍攝的團隊幾乎每年都數(shù)次赴日。他們背負著100多公斤重的設備和行李,跑遍了70%的日本縣,遭遇過臺風、地震。不過令他們欣慰的是,收藏在日本的中國唐、宋、元繪畫以及代表性的明清繪畫,基本都收入了“大系”。

  “大系”入編藏品所在的文博機構長長的名單,印證了團隊遍布世界的足跡。

  海外搜集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。2015年4月,“大系”團隊在柏林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館拍攝夏昶的《湘江春雨》圖卷時,臺灣學者王靜靈和他的老師魏志強指出,畫卷上有5個指紋,他們認為只有在墨跡未干時,才能留下如此清晰的指紋,因此這5個指紋很可能來自畫家本人?!按笙怠眻F隊用高清攝影記錄下這一新發(fā)現(xiàn)的細節(jié)。

金曉明在日本寺院拍攝元畫 受訪者供圖

  化身千百入萬家

  在“大系”團隊的努力下,收藏在海外的、包括敦煌藏經(jīng)洞和黑水城繪畫在內(nèi)的3569件(套)中國繪畫精品,通過數(shù)字化方式與國內(nèi)8910件(套)藏品匯聚,共同構成了縱貫兩千余年的中國古代繪畫的恢宏圖景。

  “從宏觀層面來講,把海內(nèi)外中國古代繪畫藏品匯集在‘大系’,本身就是一個團聚;從微觀層面來講,可以說是某一個時代的作品的團聚,某一個作者的作品的團聚,或者某一件(套)作品的團聚?!苯饡悦髡f。

  例如,“大系”匯編了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《瀟湘圖》、上海博物館《夏山圖》、遼寧省博物館《夏景山口待渡圖》、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《寒林重汀圖》、美國大都會博物館《溪岸圖》等在內(nèi)的7件(傳)董源畫作。這些作品風格差異巨大。因為有了“大系”的系統(tǒng)整理、匯集出版,學者才能在以后全面分析、一一比對的深入研究中,讓董源的形象不斷地清晰起來。

  “大系”收集的圖像中,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。比如原作被分為4段、分別藏于美國4家博物館的五代南唐宮廷畫師周文矩的《宮中圖》,此次重新收錄在了一起。又如乾隆“四美”的重聚。當年乾隆帝把最喜歡的四幅名畫珍藏在紫禁城建福宮的靜怡軒。如今這四幅畫中,東晉顧愷之的《女史箴圖卷》藏于大英博物館,宋代李公麟的《蜀川圖》藏于美國佛利爾·賽克勒美術館,宋代李氏的《瀟湘臥游圖》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,宋代佚名的《九歌圖卷》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,它們在“大系”中齊聚,讓觀者有機會一睹“四美”風采。

  珍貴繪畫往往存在“藏用兩難”的問題。“大系”為最大限度接近原作提供了一種可能。翻開書頁,不論是鳥雀的羽毛,還是枝頭的嫩芽,微妙的筆觸變化都很細致。現(xiàn)在大部分情況下,不需打開原作,利用“大系”即可滿足基本研究需求。同時,“大系”充分利用數(shù)字化技術,在很多傳世古畫圖像中成功辨析、提取出原本剝蝕暗沉、肉眼難辨的畫面、題跋及印章,實現(xiàn)了文物藏品的“無損傷”修復,為進一步“活化”利用開辟了新空間。

  如今,“大系”編纂即將結項。浙江大學宣傳部王利劍表示,通過“大系”,浙江大學已經(jīng)搭建了一個研究中國藝術史的國際平臺,乃至于研究中國歷史的圖像平臺。下一步還將通過海內(nèi)外公共教育以及更多展覽活動,讓越來越多人認識中國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。他舉例說,目前浙江大學已擁有3000余幅有關佛教題材的繪畫精品,稍作整理就可以全面清晰地展示佛教中國化的歷程,從而借助“大系”搭建的平臺,進一步推動文明交流互鑒,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。(本報記者 賴睿)

責編:劉偉

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

返回頂部